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期刊导读

城轨运营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试点研究

来源: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19

为了贯彻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培养高技能的创新型职业技术人才,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学徒制教学体系,我国各个职业院校都在大力推广和深度落实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培养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的新工匠。我国多个职业院校都已经将城轨运营管理专业作为现代学徒制实践试点专业,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总体来看,在发展过程中还需要解决一些关键问题,才能确保城轨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城轨运营管理专业现代学徒制实践试点的重要性

(一)解决了传统职业教育的弊端

人力资源的技能水平决定了一国的制造业竞争力,为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伟大目标,就要加快职业教育改革,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现代学徒制结合了传统学徒制和现代学校教育的优势,通过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贯通职业教育和职后培训,给学生更加充分的职业培训机会,能够提高专业技能和就业率,培育高质量的技术人才。要改变长期以来职业教育在我国不受重视、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认可度低、职业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问题,就要大力推动现代学徒制的试点。

(二)深入推动城轨运营专业改革

如果传统学徒制是小作坊式人才培养,那么现代学校教育就是工业流水线式培养,现代学徒制的优势在于兼顾了传统学徒制的精益求精和现代学校教育的效率。现代学徒制将教育的重心从学校教育向企业实践转变,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通过专业师傅的传帮带,推动城轨运营专业的教学改革。当前我国轨道交通专业的就业方向正在向全球化转变,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轨道交通行业急需培养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和复合型人才。现代学徒制能够培养具有精益求精和创新精神的实践人才,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人才需求,培养学生快速上岗的能力,提高专业教学的能力,培养知识性、技术型和具有创新思维的技术技能人才,将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高度融合。此外,现代学徒制还能够积极推进招生和招工一体化,深化工学结合,培养专业的“双师”队伍,形成城轨运营专业改革的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通过逐步增加试点规模,能够结合职业院校的生源特点和城轨运营专业的特色探索出职业化的培养路径。

二、当前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国内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然没有取得实质的突破和进展,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方面。

(一)现代学徒制保障建设制度不足

首先,各级层面给予了政策支持,但在政策解读、落实具体保障措施上,相关功能不健全。在试点工作方面,产教融合深度不足,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职业教育和用工制度还存在脱节,学校和企业没有形成双主体育人机制。行业协会发挥的作用较小,没有形成系统的行规指导现代学徒制的运用,对学徒制企业缺乏相应的标准。试点企业和学校管理联系不紧密,没有聚集其优质资源,缺乏动态监管和有效监督,主体管理责任不明确,教学安排和企业生产存在一定的冲突。

(二)城轨运营管理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实践的难度较大

城轨运营管理专业对现代学徒制合作企业的要求更高,要求与城市地铁公司进行合作的难度比较大。由于地铁运营企业的特殊性,难以让学徒真正实现“双重身份”,参与企业的生产服务,更多的是通过志愿者、参观学习来完成。此外,一些小城市还没有地铁,因此开展企业实践工作存在的难度较大。由于专业所限,就造成了现代学徒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的灵活性较差。

(三)企业和师傅缺乏参与的动力

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没有真正找到企业参与的核心利益和学徒个人利益的平衡点,无法调动企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对于地铁企业而言,地铁运营的安全性、秩序的稳定性尤为重要,没有经过企业长期培训考核的员工无法上岗。地铁企业培养一名合格员工的周期比较长,投入的成本比较大,因此对于培养批量的学徒缺少动力;且地铁企业师傅虽然自己专业技能精湛,但是多数本身的工作繁忙,也不愿意教徒弟;加之企业对带教师傅的职称晋升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激励,没有建立校企互聘机制,导致缺乏既能讲又能干的人才。